週一. 11 月 25th, 2024
朋友與敵人:如何贏得信任

 

欺騙位於競爭與合作的十字路口,騙子假意要合作,其實是在競爭。

想要在合作與競爭之間找到平衡,就得了解欺騙是怎麼一回事。

 

  • 本章回答兩個基本問題:
     
    • 為什麼人會欺騙?我們如何能發現事情不對勁,不被敵人利用,甚至不是被朋友佔朋友?
       
    • 介紹一個欺騙的新概念:欺騙可以是合作手法。

 

1. 什麼是欺騙?

 

人類不是唯一靠著欺騙達成目的的動物,其實許多動物都會利用其他動物以取得更多稀缺資源。

稀缺資源例如:繁殖機會、食物、保護與安全 …等等。

 

舉例來說,歐洲杜鵑鳥,就會欺騙其他鳥兒幫他們養孩子。

母杜鵑會尋找其他鳥類下鳥蛋的窩,等成鳥外出覓食,母杜鵑就偷偷弄掉對方一顆或更多的蛋,接著在原處偷偷快速產生自己的蛋。靠這樣的方式可以在不同鳥巢產下 20 顆蛋。

杜鵑的欺騙會成功,是利用鳥類母性:餵食自己窩裡嗷嗷待哺的小鳥。

人類也會靠欺騙取得更多資源,獲得更好的交配機會,或是為家族、團體謀福利。

 

欺騙定義為任何蓄意誤導對方的行為或說法:

定義有兩個重點:

第一,欺騙是蓄意的。

第二,說法或行為不一定要是假的。

 

另外,研究還發現,60%的人會在遇到陌生人的前十分鐘內說謊。

還有其他的統計資訊,例如:絕大多數的大學生 (86%) 說自己經常對父母說謊、多數人會對朋友 ( 75% )、兄弟姐妹 ( 73% ) 、配偶 ( 69% ) 說謊。

 

不過要注意的是,謊言越大,後果也越大 ——而且更容易被抓到。

 

2. 欺騙快感

 

事實上,欺騙不一定讓我們不好受,有時候使壞,反而讓人覺得自己很酷。

我們在數個實驗發現,比起壓抑自己不要欺騙的人,欺騙者回報的快樂程度高出許多,我們稱之為「欺騙快感」。

有的人,特別是體驗過騙人沒被抓到的興奮感之後,甚至可能沉溺其中。

欺騙讓人快樂的現象,帶來重要的實務考量。如果欺騙讓人有成感,監視和嚇阻就會鼓勵特別多人欺騙;如電腦駭客,系統愈安全,他們就愈想挑戰。

更嚴格的控管或許能嚇阻某些人,但也可能反而讓人躍躍欲試。

 

當然,欺騙當下可能讓人很興奮,伴隨而來的通常是負面的長期後果。

研究顯示,欺騙和巧克力蛋糕很像,若要抗拒誘惑,我們需要自制力,而且不只是拒絕欺騙需要,幾乎每一個長期目標都需要 —— 節食、運動、存錢等等,統統需要自制力。

 

自制力有兩個關鍵:

第一,自制力就像肌肉,很容易累,過度使用的話,一下子就會沒力。

第二,每次我們做任何需要用上自制力的事,我們是在使用相同的自制力肌肉。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考試期間,我們很難用功讀書、又吃健康食品,因為我們把大量自制力用在讀書,而沒有多餘力氣抵抗垃圾食物。

實驗顯示,受試者動用過自制力後,比較可能欺騙。

關鍵就在這,我們想欺騙時,得靠自制力肌肉拉住自己,然後,我們只有一塊自制力肌肉,那而很容易累。

建議是,留意自己的自制力肌肉;最好讓自制力肌肉休息一下,重新充電,然後再做重要的道德決定。

 

3. 欺騙帶來合作

 

利社會欺騙是指對其他人的有好處的謊言,說利社會謊言的人被認為「更有道德」,被信任的程度更高。

欺騙有兩個重點:「預期」與「意圖」。

當鄰居請我們吃飯,問我們好不好吃,他們想聽的可能不是誠實的回答。

欺騙有時候甚至被視為表達尊重的方法。

超過 55% 的醫生告黃病患的診斷結果被實際情形樂觀,許多醫生之所以誤導病患,為的是帶來安慰劑的自我療癒效用,以及讓樂觀帶來求生意志。

換句話說,人們重視誠實,但仍有其他事更重要 —— 例如好意與關懷。

 

當我們決定要說「實說」或「善意謊言」時,得考慮兩個問題:

首先,提振對方的自信心有多重要?直言是否會傷到對方的自信?

第二,我們的意見對對方長期成功有多重要?如果是會影響未來的事,誠實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無關緊要,善意謊言是正解。

  

找到正確平衡:大膽信任,小心求證

 

如果我們過於輕信,敵人就會利用我們;然而,多疑也會交不到朋友,無法得到合作的好處。

要在合作與競爭間抓到平衡。

 

欺騙會成功,通常有兩個原因:

首先,人天生信任他人。我們尤其相信自己認識的人,如家人、朋友、同事。這叫事實偏見,事實偏見對騙子來說很有利。

第二個原因,我們對於自己察覺謊言的能力過份自信。戀愛上尤其如此,我們自以為十分了解伴侶。

 

所以信任他人之前,首先,得想想自己要相信什麼,接著,我們必須仔細思考自己不想相信什麼。不被騙的最佳方法,就是主動找出不希望找到的線索。早知道總比晚知道要好。有時候警訊常常就在眼前,只是我們視而不見。

 

另外,要看出別人說謊的徵兆之前,首先必須建立基準線。

有了基準線之後,接下來得留意別人說了什麼。

有幾個警訊值我們留意:

警訊1:不合常理的行為舉止

警訊2:朝出口跑 ( 一般人說謊時,通常會因為害怕被抓到而焦慮,感到焦慮時,會想離開當下的情境,以減緩焦慮。 )

警訊3:做過頭 ( 說謊者因為急於表現出可信的樣子,一般都會做過頭,不斷重複講「老實講」,或是提起自己宗教背景。)

警訊4:說的話和肢體語言不合 ( 對方在表達自己感受時,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如果他說他自己很開心,他看起來真的開心嗎? )

 

最後,雷根總統說:「大膽信任,小心求證」;所以我們必須額外蒐集資訊,有時我們得確認他在社群網站的介紹,有時得向共同認識的人查證。

 

保護自己的關鍵,除了必須建立流程,還得遵守流程 —— 就算麻煩也一樣。

我們要了解欺騙並預做準備,才能有效競爭與合作。

   


#1 前序
#2 比較
#3 權力
#4 階級制度
#5 性別差異
#6 稱謂
#7 如何贏得信任
#8 欺騙與防人之心
#9 如何重拾信任
#10 知彼知己(觀點取替)
#11 出手的時機(順序)
#12 如何穿越終點線[End]


By gimm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