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1 月 25th, 2024

■ 前言

  

「不善社交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呢?」我想這是很多內向人的心聲。每個人都知道「人脈」很重要,但強迫自己出去社交,其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在那邊非常的不自在。

況且,就算去交換了很多名片回來,如果沒有更進一步去連繫的話,就等於只是〝一面之緣〞,而最後這些名片也幾乎都變成是廢紙。我自己也是如此,覺得這種交際場合非常的不適合自己,不儘儘浪費自己的時間,也讓自己非常的不快樂。

因此,今天要介紹的這一本書是《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書名就非常的吸引我,因為這是很多內向人要去面對的問題之一,到底在打造人脈這一塊,我們還可以怎麼做?有哪些方法呢?都是我們內向人很渴望知道的。

另一方面,讓我蠻意外的是,我去詢問身邊的朋友,沒想到十之八九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個內向人,因此這本書就更有閱讀的價值了。

實際上閱讀完了之後,這本書是以〝相對主觀〞的立場來闡敘觀點,書中出現非常多的「我認為…、我覺得…」等等的判斷,因為這本書是以〝作者的經驗、角度〞來思考的,而人脈建立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相較主觀的部份,雖然不一定正確,不過也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作者的這個觀點適不適合我們呢?

作者的觀點,我卻非常的喜歡,他告訴我們,不要去迎合不喜歡的人,只需要跟喜歡的人交朋友就好,作者在這邊稱之為〝關鍵人脈〞,他告訴我們,與其強迫自己去當一個〝人脈怪獸〞,倒不如把只要喜歡的人相處就好了,把時間多留給自己;因為內向人其實更需要的是一個人的時間與空間,來回復自己的能量,思考事情,這才是對自己真正有助益的事。

  

■ 思考脈絡

在社群時代中,比起當人脈怪獸,打造〝關鍵人脈〞是才是最佳策略。

在這邊我比較想分享〝建立人脈的方法〞,所以〝關鍵人脈的 3 大好處〞和〝建立團隊的 3 步驟〞,在這邊就不細談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書來看看,會有不同的收獲哦。

  

■ 打造「關鍵人脈」

  

我們在看歷史劇或故事時,總是會覺得那些歷史人物怎麼總是做出「愚蠢的決策」,那是因為我們是以「結果論」的視角去看,但如果我們穿梭到那個時間背景,站在他的立場、角色來看,或許這些決策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精明〞的。

不同時空背景、不同環境,理應會有不同的方法和決策。因此,我們在現在網路如此發達的「社群時代」,要連絡他人,只需透過 Line、FB …等等社群工具就可以即時溝通,不僅拉近了彼此之間溝通的距離,更重要的事,要認識一個人,也沒有這麼的困難了。

現在只要在某個公開活動、小聚,就有機會跟作者、公眾人物或大神級的人見面聊上幾句。而另一方面,資訊流通也相對簡單,因此在這個世代之下,我們必須要先意識到〝環境不同、方法亦不同〞的觀點,來重新思考怎樣的社交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個人力量逐漸變強

  

作者提出,現在這個世代,是〝個人力量〞逐漸變大的世界,至少包含四個層面:

 

  1. 斜槓:現在一個人也能接案、開產產品、做微商等等,相較以前,頭銜已經沒有這麼重要。
     
  2. 活動變多:到處都有活動,更容易認識別人。
     
  3. 在家也能工作:透過透過網路,遠端協同工作變得更簡單,線上也能開會視訊。
     
  4. 加速溝通:透過社交工具,只要有網路現在幾乎 24 小時都能無障礙的連絡,加速溝通效率

 

想想也是,過去你想要創業尋求資金,可能需要透過跟銀行打好關係,或是找到一個關係密切的投資者才有可能,這對「內向人」來說,更是極其困難的;然而現在,只要透過「募資平台」便有機會找到資金,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 目前 Kickstarter 累計已經募得 2000 萬美金以上的資金 )

在認識朋友上面亦是如此,隨便打開 FB 一看,身邊附近大大小小的活動也是一堆,更何況市面上還有許多的社交app,讓我們認識朋友變得愈來愈容易了。

在以前,或許認識朋友沒有這麼容易,因此要不斷的去參加「社交場合」去認識更多的人,來推廣自己的業務,而現在可以透過「網路媒體」,甚至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能做起生意。因此,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在認識朋友、交換名片,倒不如建立起「關鍵人脈」,把時間留給自己和重要的人。

  

選擇跟自己喜歡的人合作

  

那什麼是關鍵人脈呢?狹義來說,就是「跟有見識、而且和自己契合的人建立關係」。而廣義來說,就是「跟自己喜歡的人 ( 相處舒服的人 ) 來往即可」。

作者說,我最重視的就是自己的「喜好」,簡單來說,就是有沒有「和他相處很舒服」的直覺。說的跟直白一點,關鍵人脈的重點就只要這一件事。反過來說,若我有一絲絲覺得跟這個人「合不來」,我就不會想花心思;因為勉強來往,也是徒增壓力。

企業高層身上也有這類傾向,對他們而言,越是重要的決策,他們就越常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或跟自己喜歡的人合作。

  

忍耐與合不來的人相處,沒有意義

  

或許很多人會提出質疑,又不是小孩子,怎麼可能只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就好,成熟的人應該是能夠忍耐與不喜歡的人一起共事的。確實,我們的確也有需要忍耐的時候,但這種「忍耐」或「容忍」會被認為是「正確」的,也是長時間社會逐漸「官僚化」所造成的吧?

但是,有了網路的社會有非常具有「流量性」的。轉職、創業或擁有副業都很平常,與其百般忍耐,不如和「在一起會感到開心」的人建立合作,會讓一切變得更簡單。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和這個人合不來」就把對方趕出公司。我們也很難避免每天都要和不合拍的主管、同事見面。和公司外不合拍的人,也會有因為工作而不得不聯絡的時候。作者說,每當我遇到這種時候,我都是將對方想像成「捷運站的自動驗票閘門」。我們不會對驗票閘門有喜歡或討厭的情緒。

有很多人會試圖從不合拍的主管身上,尋找自己能夠接受的優點,但這種做法反而讓自己累積不小壓力。為了能與不合拍的人和平共處有個訣竅,就是對不合拍的人有「漠不關心的勇氣」,或許這聽起來有點冷漠,卻有相當有用的方法。只要能好好跟公司內外「合得來的人」建立關係,自然而然不會在意身邊「不合拍的人」。

我想許多人都有類似經驗,在公司遇到討厭的事,但回到家,看到家人的臉就能放鬆下來。在公司也是如此,這種能讓人獲得「心理上安全」場所,為了在將來的社會生存,必須學會在職場上也能製造一個。

就算被主管指責,只要身邊有能夠理解自己的前輩在,想法就會完全不一樣。換句話說,在公司內外找到自己喜歡的人,也是讓自己跟不合拍「和平共處」的訣竅。

傾聽內心,更能找到「合得來」的人。

  

■ 7 個矽谷社交人脈術

在這邊,作者提出自己在「史丹佛大學」所學到的關鍵人脈術,我自己也覺得非常的受用,在這邊簡單分享這七大人脈數。

  

1. 先找到七個「喜歡的人」 — 靠直覺,做出選擇

  

能和更多喜歡的人締結關係當然更好,但根據我的經驗,先從 7 個人的目標開始,是最剛好的。

「這個時代,個人帶有力量」,有些人因為經營副業,而擁有相當於媒體的資訊傳達力。也就是說,如果不和「喜歡的人」締結關係,要長久來往並不容易。

所以,了解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喜歡的人又是誰?必須要好好面對才行。請你拿出筆記本,寫下七個「喜歡的人」。為什麼是這七個人?我相信你和他們聊過之後,就會更了解自己。

  

2. 一個人的口頭禪,能分辨是否值得深交 — 遠離把「好啊,但是」掛在嘴邊的人

  

在這邊,我們透過作者一個有趣的課程來說明,這是一堂運用戲劇手法來表現情境的有趣課程。

簡單來說,將所有學生進行分組,再從小組當中,選出一個「意見領袖」負責決定小組的決策,其他組員們負責提意見。

總共有三種規則:

  

(1) 一直說「不」,讓人引發怒氣

 

第一種規則是,意見領袖不管聽到什麼都回答「不」。

「我們在周未派對上辦壽司料理吧。」

「不要。」

「那我們改 Pizza 好了。」

「不要。」

組員們不斷提意見,但意見領袖都給予否定的態度,結果使得組員們逐漸變得不耐煩。

 

(2) 說「好」,讓氣氛變好

 

第二種類型當中,意見領袖被規定,面對組員都要說:「好」。

「我們在周未派對上辦壽司料理吧。」

「好阿。」

「我們要不要自己來做壽司,感覺更有趣」

「好阿。」

和先前的態度完全不同,大家的情緒也被挑起,變得愈來愈有趣且愈有勁,

直到教授喊停之前,大家情緒都非常的興奮。

  

(3)「好啊,但是」讓人困擾

 

最後一種類型是,意見領袖必須回答:「好啊,但是」。

「我們在周未派對上辦壽司料理吧。」

「好啊,但是… 會不會有人不喜歡壽司,要不要想點別的。」

「那我們改換炸雞全餐?配上可樂一定超讚的。」

「好啊,但是… 這樣熱量會不會太高,這樣很容易胖。」

這段對話好像永遠無法結束,觀看表演的大家也不知道為何地開始變得沉默。這相當不可思議,在一直說「不要」的那時大家反而會笑,與現在的表演相比,當時也氣氛也比現在好。

這種模糊不清的回應,到底是反對?還是贊成,讓大家感覺很不耐煩。只要不知道對方內心在想些什麼,就會讓人感覺不好。

對我來說,「好啊,但是」是最具有衝擊性的。我覺得一開始就拒絕我說「不」的人還可以接受。但「假裝」贊成,讓人最困擾,這些人同時會把「話是這麼說」、「儘管如此」掛在嘴邊的類型。

當然,做生意也有必須說「好啊,但是」的狀況,但在討論新想法時,是該小心別說出「好阿,但是」這類回應。

 

   

3. 不交換名片就開始對話 — 盡早進入話題,提高親密度

  

「不必一見面就交換名片」,基本上,他們會先從握手或閒聊開始,這才是維持舒服對話的訣竅。

和初次見面的人說話時,與其知道對方的頭銜,不如聊聊「現在正在做什麼有趣的事」、「工作上的願景或夢想」及「有興趣的新創產業 ( 能看到持續成長的新興企業 )」更能炒熱氣氛。

我認為,名片漸漸不再具有意義,因為發展副業、轉職…等等,頭銜和聯絡方式頻率變高,此外,由於臉書和領英等社群的便利,就算不需要名片也能聯繫彼此,只要當場互加好友就行了。

我在交換名片後會把交談帶到不同的方向,例是問他「最近有喜歡的新聞嗎?」不僅能縮短與對方的距離,有時還可以找到對方的話題,談話的感覺,來判斷這個人是否與自己合得來?

為了讓他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提高親近度,早點聊聊「名片外的話題」才是對話的關鍵。

作者還提供一個好方式,在閒聊之前,在一張紙上寫下三個筆記:

  

  1. 工作或研究題目

  

教授的建議是:「寫下自己對什麼最有熱情」。稍微提到自己產業的課題,並說明了自己打算怎麼解決,如此一來,自我介紹就會像「故事」一樣。

  

  1. 食物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餐廳,那是一間怎麼樣的店?那家店的招牌餐點是什麼?試著寫下店員的特徵,就會是閒聊的話題。食物的話題不會出錯,而且是讓大家都能愉快討論的話題。

  

  1. 自己想詢問對方的事

  

至少寫下三個問題。閒聊的訣竅在於「不是自己講的多話,而是能不能好好問、好好聽」。例如最近看了什麼有趣的書、或是不錯的電影,這也是閒聊時常用的話題。最好用的話題,絕對是「有關孩子的煩腦」。自己的兒女或朋友的小孩都可以,事先詢問他們對於「未來要做什麼」的想法。大多數的人都會告訴你,他覺得怎樣比較好的想法,這會相當「有價值的建議」。而且不會有人覺得回答孩子相關問題的煩腦很討厭,因此很適合當成話題。

 

4. 找到自己專屬的「商務教練」 — 建立與朋友之間談話的契機

 

作者說,「在校園內,我遇見的大學生或矽谷創業家,最令我驚訝的是,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商務教練。這裡說的教練,更像是討論工作煩腦,負責引導對方提起拚勁,或是透過談話幫忙整理複雜脈絡的人,也有跟隨經營者而成名的商務教練。」

當人越是親近,就可能誤會了「很了解對方」,反而造成閒話家常的狀態。這時,如果拿出勇氣,拜托對方「當自己的當務教練」,就能和他進行與過去不同的對話。

如果每周都都這麼做,就蠻浪費錢和時間,但偶爾從關鍵人脈中找個對象,繳個學費或請他吃頓飯,請他花 30 分鐘「聆聽你的煩腦」,我想也是不錯。

 

5. 用抽象問題跳脫同溫層 — 解釋自由度更高

 

史凡佛大學的學生比日本學生更擅長「抽象思考」。例如:「每天那麼忙碌,如果有不靠文字閱讀就能獲得新聞資訊的app就好了」。「不靠文字閱讀」一詞認真思考有難度,但也因為不具體,反而留下了想像空間。

書中在這一點來說,我覺得相對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書中有一個例子。

作者說,我曾被大學的研究人員「警告」過,他說:「日本媒體的人,很常用電子的情境做比喻」。例如:「對你來說,理想的新聞app是什麼樣子?」他得到這樣的答案:「搭電車時,可用 app 看本日重點新聞,或在回家的電車上,可以用 app 聽財經新聞 …」。

研究人員說:「兩種都是很棒的想法,但他說「電車」那種太過具體的舉例,他很難理解。當那個人提到「電車」,他不知道是該想像日本車廂擠滿人的電車、還是自己國家的電車。

他說:「具體的事物,會損害多樣性,抽象能讓內容界線模糊,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對話。」界線模糊的好處是,因為容許各種解釋,即使不熟悉討論主題的具體內容,也能輕易加入對話。

我看完這一點的理解是,問的問題當中不要讓人們陷入「固定的情境中」,因為這樣人們就只會針對這個情境做回答。舉例來說:「我每次回家都跟我爸吵架,有辦法不吵嗎?」像這種「你的家人」式的問法,一來我們不熟你的家人,二來易聯想到我的家人,也只能陷入比較主觀式的回答。因此若把問題改為「我回家之後很容易跟家人吵架,有什麼方法可以緩和情緒的方法嗎?」從〝緩和情緒〞的角度出發,雖然比較抽象,但談論起來更加相容易;與具體的內容相比,抽象的內容「解釋自由度更高」。

 

6. 善用「紙筆」來對話,溝通更深刻 — 將想法具體化討論

 

也許這和「抽象化很重要」矛盾,但以「超具體事物」也能和人建立連結。所謂「超具體」,是指透過對方能碰觸得到的「事物」來表現談話內容。

舉例來說,隨身攜帶便利貼,在想法浮現地當下寫在下來,結果就是讓咖啡店的桌子貼滿了便利貼。這樣做肯定會在對方心中留下印象,就算不擅長比喻,也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對話。

有時也會有人問「我能把這個帶回家嗎?」把這些化為「有形」的想法,非常珍惜地放進背包。運用物品來吸引注意,這也是建立關鍵人脈的訣竅。

 

 

7. 結交「痞子」,帶來突破創新 — 多元交友不守舊之人

 

在這邊指的痞子是指,含有「破壞性」想法的對話的人,他們可能是不墨守成規的人,但他們能幫助我們跳出框架,突破創新。

  

■ 小結

  

在這一本書當中,告訴我們一個最重要的觀點:「關鍵人脈」,簡單一句話就是:「只和喜歡的人一起合作」。與其大量不重要的社交,倒不如結交自己喜歡的人,跟他們深交。《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當中,查理.蒙格也說過:「要找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共事」,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真正做成大事。

我自己蠻認同這些觀點的,現代的人因為交流變得方便,資訊、交流上都非常的快速,變成〝選擇太多〞的情形。我自己也曾經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社交,但回來之後總是覺得空虛感,而且交換回來的名片,幾乎都只是一面之緣,沒有什麼合作機會。與其浪費這些時間,倒不如把時間應用在〝更重要的事物上〞,包含〝自己〞。

另一方面,內向人其實是需要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所以〝有效社交〞,憑直覺找到自己喜歡的人,跟他們相處,不儘讓自己更自在,也讓自己更有動力與這些人有更進一步的可能性。

最後,要提醒的事,所謂「只和自己喜歡的人社交」,是指不斷的認識喜歡的新朋友,而不只是永遠只陷在自己的「小圈圈」內,因為喜歡的朋友總有一天也有可能變的無感,甚至不歡而散。有合,必有離,這是肯定會發生的事。就像磁鐵的正負極,有時就是會。若真的沒辦法就分開吧,肯定也會有新的緣分在等著你。

一本書能帶給我們一個收獲就很值了,對我而言,這本書將會幫助我改進一些社交方式。

By gimm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