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6 月 30th, 2024
《致富心態》#3 有掌控的幸福感

我們上一篇說到,為什麼我們要追求「富有」而非「有錢」呢?

還記得致富心態告訴我們的是「有時間跟想要的人做想要的事」,這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之一。

不一定要非常有錢才能做到,只要我們內心富足,就能由內而生的滿滿幸福感。

1. 知足常樂

為什麼我們要追求「富有」而非「有錢」呢?

因為追求有錢,永遠有人比你更有錢,只有要這個比較心態,你就不會滿足。

如果我們不知足,一直在持續追求金錢,並且貪得無厭,你就會覺得不快樂,總覺得錢不夠多,自己還不夠好。

相反的,當我們不必為了基本生活所困、也不貪得無厭的去追求財富時,當我們知足了,我們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我們真正想要什麼。可能是做一些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力的事、或是追求更好的人際關係、認識更多朋友、或是更好的身、心健康…等等,當我們內心富足了,才能更加的感受到幸福感。

追求財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


2. 收入和幸福是邊際遞減

在現今的社會裡,財富通常是快速衡量一個人的快速認知,因此我們總會有一種錯覺,認為賺到愈多的錢,我們就成功,我們就愈幸福。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和實際經驗顯示,幸福與收入之間並非簡單的正相關關係。

在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額外的財富對幸福感的提升效果會顯著減弱。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表明,年收入約為7.5萬美元是幸福感提升的“臨界點”。達到這一水平後,額外的收入對幸福感的提升效果變得有限。這意味著,超過基本生活需求後,更多的財富不一定能帶來更多的幸福。

幸福感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不僅僅取決於收入。健康狀況、人際關係、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意義感等因素都會對幸福感產生重要影響。研究表明,即使在收入相同的情況下,那些擁有良好社交關係和工作滿意度的人通常比那些缺乏這些因素的人更幸福。

收入與幸福之間並非簡單的正相關關係。當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待幸福,並在追求財富的同時,不忽視生活中的其他重要因素。

3. 有選擇權和掌控感

更多的財富不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如果我們無止境的追求財富,反而只會變得「錢的奴隸」;

錢不是目的,幸福才是。

那如何讓自己更有幸福感呢?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掌控感」。

人們喜歡感覺自己掌控一切,也就是自己完全作主。

為什麼我們總是談論到「退休」的時候,總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

因為退休意味著,沒有人管你,你可以掌控你自己所有的時間,更有掌控感,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輕鬆自在,又不用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所困擾。

作者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有掌控感,

你可以在想要的時間退休,而不是在必要時才退休。

當我們能夠掌控生活的節奏,特別是在退休這樣的重要階段,我們的幸福感會顯著提高。

CTA:幸福的人生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

  • 管理你的期望,那些物質是我需要的嗎?
  • 正念思想活在當下,不必煩心過去未來。
  • 多一點感恩,少一點抱怨會更加的幸福。

永遠不要有「退休」之後再去做的想法,Do it right now,想做的現在就去做。

財富不是目的,它只是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好的工具之一,

追求財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

盲目的追求錢,只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深淵。

Podcast

By gimm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