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1 月 21st, 2024

■ 前言: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問題是,我該怎麼〝選擇〞呢?


我們常常都會有一個觀念,只要我夠努力,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我就更有機會成功。但自從我自己五年前創業以來,我發現我特別努力的那一段時間 ( 時秒必爭,有一種時間恐慌症的感覺 ),並沒有讓我的努力有了回報,就只是比之前好一點點 ( 幾乎是改變不大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努力錯了方向,還是策略不對呢?


後來持續看了一些書籍,都告訴我們〝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那時候我的更像是〝迷惘在大海中的小船〞,就算了自己心中有了方向,但也不知道該透過〝什麼選擇〞來讓自己航向正確的方向;如果說努力是自己認真的就可以達到的,那麼就心中至少是安穩的,日拱一卒,每天前進一點,終能到達目標;但現實中卻非如此,假如做了一些相反方向的選擇,並不會讓你離目標更近,反而有時候還會離你的目標更遠。


我想我是陷入了一個「局」,但這個「局」首先我必須要先意識到,再來就是看得懂這個〝局〞,如果我看不懂這個「局」的話,我就不可能「破局」;於是我開始思考,與其盲目的努力,倒不如讓自己慢下來,多涉略一點不同的知識,多觀察這個時代的變化與趨勢,充實自己,讓自己是否能夠看得懂這個局;看夠識局,方有機會破局。


今天我們來講的主題就是〝破局思維〞,希望這些觀點能夠幫助你我來破自己的局。

  

■ 破局思維:升維思考,解決複雜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中,都會面臨很多的「局」。最重要的是,在每個人的局裡,你翻遍書也找不到標準答案。但面對困境,只能破局。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的過程。

在書中作者提到,在這一篇主題《破局思維》是前面所有章節的〝躍遷〞;這些高手們並不是能力真的比我們強多少,智商比我們高多少,定力比我們好,只是因為他們思考的比我們還要深、見識比我們還要廣,所以他們看到了更大的系統。從這個角度來看,小人之小,不是品格的低微、智力的稀缺,而是格局太小,眼界之小和系統太小。

  

輪廻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要先知道我們是否陷入到一個〝局〞當中,所以我們來先了解一個概念:〝輪廻問題〞。什麼是輪廻問題呢?我們先透過幾個例子來熟悉一下;在生活上或職場上我們遇到的種種〝無解〞的問題,舉例來說:

  • 感情:不陪 → 分手 → 陪 → 和好 → 不陪 …
  • 減肥:少吃 → 瘦 → 忍不住吃 → 胖 → 減肥 …
  • 產品:沒產品 → 沒客戶 → 沒產品 …
  • 做事:拖延 → 忙 → 亂 → 忙 → 拖延。

我們都把這類的問題統稱為「輪廻問題」。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真的常常陷入各種輪廻,就好像「老鼠式賽跑」,一直不斷的在原地奔跑的感覺;所以不管怎麼努力向前跑,都跑不出這個輪迴 ( 就像前言我創業期所遇到的局面一樣 )。因為答案根本不在前方,需要退後一步,看到整個系統,找到破局之處,破局跳出,才能停止這種輪迴。

  

  

第二序改變

另一方面,遇到困境的時候,我們也常常聽到一個詞:〝綜觀大局〞,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做起來就是難上加上,太抽象了,所以我們根本就無從下手;在這邊作者提供的另外一種思路來幫助我們破局,這個思路是什麼呢?我們再來了解另一個概念:「第二序改變」。

  • 第一序:一種不影響原有模式的改變。也就是「狀態改變」。
    • 系統內改變,改變狀態,改變體驗。
  • 第二序:模式的改變。也就是「模式改變」。
    • 對於系統的改變,改變模式,改變結果。

而第二序改變,就是破局的關鍵。

註:「第二序改變」理論出自美國三位資深心理諮詢師保羅.瓦茨拉維克 、約翰.威克蘭德 、理察.菲什合著的《改變 —— 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一書。

  

這麼說還是有一點太籠統,我們來想像一個畫面,想像你在開排擋汽車,你想要汽車加速,只依靠踩油門踩到底也無法達到需要的速度,這時需要的是換檔。而〝換檔〞這個解決辦法,對依靠踩油門來加速的人而言可能是反直覺、跳躍的。踩油門提速是第一序改變,而換檔則是第二序改變。


或許有些人沒有開過手排車,有點難以理解〝換檔〞的概念,在這邊我再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減肥〞。


很多人以為,減肥就是因為吃太多,所以吃少一點,自然就會瘦下來,這聽起來很合理,然而實際上去做就會發現,強迫自己每餐都吃少一點,一開始或許還堅持的下去,而體重或許也略有下降。然而過不久,身體就會開始反撲,所以變成有時候忍不住就會大吃特吃一下,然後再開始節食,結果體重又回來,甚至比原本更重。

在這個例子裡,單純「吃少一點」這個動作,就是所謂的第一序改變,「吃多或吃少」,它只是這個人之所以肥胖的生活系統裡的一個因素,當我們不了解自己之所以變胖,這整個系統裡的架構與原因時,想要單純透過這個系統裡的一個「因素」:吃少一點,來改變最後的結果,那常常是無效的。


而什麼是「第二序的改變」呢?既然吃多吃少只能改變「目前的狀態」,那麼我們就應該要改變目前的「模式」才行;在這邊的關鍵不是〝少吃〞,而是〝加速代謝〞;真正的健康減肥方式聽上去特別陳詞濫調,提高新陳代謝,讓消耗量大於輸入量。那又如何提高新陳代謝呢?就是改變你的生活方式,讓飲食觀、作息觀和運動觀三觀統一。

  

  

在第二序改變中,在《改變》一書當中,有二個印象比較深刻而且屬於策略性的簡單的小故事,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故事:


在一個戰役中,有一個非常堅固的城堡,但因為長期被圍守,所以糧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一頭牛和兩袋大麥子。


另一方面,進攻方的情況也變得急迫,因為防守方的城池仍然非常的堅固,也不知道對方還能堅持多久,糧食還剩多少?在這樣下去破城顯得遙遙無期,另一方面在其他地方還有別的軍事要務呢!


這時城堡守軍的將領作了一個超乎尋常而〝愚蠢〞的決定,他命令士兵把最後那頭牛宰了,除此之外,還把僅剩的大麥全部塞到牛腹裡,然後把這個牛的屍體拋下懸崖,讓牠落在敵人陣營前的草地上。


進攻方看到了這個牛的屍體之後,沒多久就撤離了包圍,轉到其他地方去了。

  

我們接下來繼續說第二個故事:

  

在 19 世紀的時候,巴黎發生了一次暴動,指揮官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對暴民開火,以清除廣場。


這時候指揮官並不是特別想要進行〝開火〞這個動作,但必須要達成目標,但上級已經下令了,這時候他做了一個特別的決定。

他先命令部隊進入射擊位置對準群眾。


接下來他拔出劍並大聲喊著:〝各位先生女士,我奉命要對暴民開火,但是眼前我所看到的是一群誠實、人格高尚的市民,我請求你們能夠離開廣場,好讓我們能夠瞄準那些暴民!〞結果,幾分鐘後廣場上的人群就散去了。

  

在這兩個故事中,都解決了當下看似無解的問題。

第一個故事中,原本的問題定義是:〝盡可能更節約糧食來足以支撐更長時間〞,但守城方的將把問題重新定義為:〝讓敵人以為我方補給足夠〞,跳出原本的框架之後,所做出的行為改變就會有所不同。


再來看第二個故事,儘管指揮官得到的命令是〝開槍驅逐暴民〞,但通過將問題重新定義為〝避免與群眾的對峙〞,以極低的成本更為有效地解決了問題。


這樣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儘管看起來似乎是靈光閃現、跳躍的,更像是藝術而非邏輯推斷,但事實上,之所以顯得〝不合邏輯〞只是因為問題的解決出現在更高的邏輯層次上而已,所以是有規律可循的。

那生活中,我們怎麼應用〝第二序改變〞的思維來幫助我們呢?

  • 第一,無論你要改變什麼,留意你所處的系統是什麼,維持這個系統運作背後的觀點是什麼?
  • 第二,思考一下你原本為了改變而想做出的行動,這些行動本身都預設了哪些觀點?你透過哪些觀點而得出這些行動的想法?
  • 第三,想想看,如果不只是思考要做什麼行動來改變,而是如果你可以先改變原本看待這個狀況的觀點,你可以改變什麼觀點?它會讓你得出什麼全然不同的行動?

  

 

要能做到「第二序的改變」,我們就必須知道自己〝陷在其中〞,要跳出框框來看待這個問題,因為有時候第一序的改變往往會妨礙我們做出第二序的改變;當你習慣用節食來減肥時,你就不會想要透過找出本質問題來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跳出問題,打破閉環,重新定義目標,我們才能跳出輪迴問題。


為什麼很多問題無解?因為答案根本就不在系統內。「單維思考者」永遠看不懂整體的「系統思維」,看懂系統,才能破局。


然而所有的躍遷,就是一次次讓自己做第二序改變,一次次地破局。第一序改變是不夠的,要第二序改變;拆牆是不夠的,要拆天花板;第一反應是不夠的,要第二反應;直覺是不夠的,反直覺。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識別所在的系統。

  

  


系列文章快速連結:

By gimm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