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2 月 4th, 2024

前言

我們上次提到了「靜坐冥想」,當我們嘗試之後,就會發現「專注」呼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大腦很容易進入到「預模模式網路」,也就是思緒開始在亂想,可能是生活、感情、工作…等等。

這都只是一開始,當我們每天練習冥想,就會越來越好,比較能「專注」當下之餘,發現工作上也比較能靜心;

當然你或許會問,靜坐冥想,除了讓我們專注之外,有什麼意義嗎?我們這篇就來講講,什麼是「內觀」和「無我」,達到這樣的境界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內觀

 

「內觀」這個詞或許你有聽過,我身邊有些朋友去參加過「內觀」的體驗活動,他們回來之後,他們的感受都是非常正面的,覺得自己內心平靜了許多;而且也有人說,在那邊遠離塵囂,覺得心很靜,吃起東西都覺得甘甜許多,先呼吸也覺得很舒服自在。

雖然聽完之後,有一種淨化心靈的感覺,但我還是很糢糊,到底什麼是內觀,看了作者的解釋之後,終於懂了什麼是內觀,以及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效益。

作者說,他是在「毗缽舍那」這個靜坐學派進行正念靜坐的,此字的巴利語「Vipassana」意指清楚的洞見,通常譯為內觀(insight)。

內觀可以想像成「察覺自我」,藉由觀察自己來獲得一個更清晰的洞見。

簡單來說,就是追求「正念」。內觀要求你做自己的觀察者,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兒,就好像一個心理學家在分析自己一樣。現在在西方,尤其是知識份子中間,非常流行冥想,Google 公司都專門給員工設立了冥想室。

內觀的教導十分強調正念,有些人甚至會把內觀跟正念交替使用,但兩者的區別還是很重要。

正念靜坐是一種技巧,從簡單的減壓開始,可用以達成各種目的。

當然,內觀冥想可不僅是為了休息,也不是陶冶情操,內觀冥想的目標,是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但如果你是在傳統內觀禪修的架構中進行正念靜坐,其終極目標就更加遠大:獲得內觀。這種內觀洞見不僅只是了解某些新事物,重點在於看清實相的真實本質。

而一千多年前的佛教文獻,就清楚說明了洞見的意義。

他們把內觀定義為領會所謂的「三法印」,其中兩個法印聽起來好像沒那麼難領會。

  • 第一是「無常」:沒有事物能永遠持續,這點任誰都無法否認;
     
  • 第二是「苦」(受苦、不滿足):有誰沒受過苦、沒感到過不滿足?關於這兩相,內觀禪修的重點不太放在這兩點,畢竟基本的領會已經夠簡單,而是要理解嶄新的微妙之處、觀看最細微的地方,如此便能深刻欣賞這兩個法印是如何普遍存在。
     
  • 但是,第三的「無我」,要領會其概念就是個挑戰。不過根據佛教教義,如果靜坐是為了要獲得內觀、掌握諸法無我,至關重要的便是:以真正澄明的目光來看待現實,好為開悟鋪路。

 

這樣解釋的「無我」,相信你是「有看 ~ 沒有懂」,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討論一下什麼是無我。

 

放下我執(無我)

 

無我,就是「放下我執」,可以想成「放下我的執念」,也就是「苦」。

 

「苦」從何來?

 

我們之前提到,本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執著」,是因為「天澤」,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人活著的目的,就是傳播自己的基因。為了傳播基因,我們就要做各種事情,吃飯、生孩子、競爭、獲得聲望等等。

而這些的「設計」之下,讓我們無窮盡的去追求、完成這些事就能獲得快樂,但這些快樂又是如此的「短暫」;也就是說,自然選擇根本不在乎我們是否快樂,它只是把快樂當作誘餌,來使我們完成基因傳播的目標。

在做某個事情之前,我們覺得做這件事會有多麼快樂,可是真正做了之後,又感覺到很空虛。這就是苦,你永遠都不會真正滿足。所謂快樂,其實是個錯覺,這就是「苦」。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苦」是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當年,釋迦牟尼就是因為看見了「生、老、病、死」四種「苦」之後,才決定開始修行的。那麼「苦」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說這個世界故意讓我們受苦?還是說苦不苦跟人的修為有關,覺悟者是感覺不到苦的?比如有一個說法,是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執著」。如果你不那麼執著,就不會那麼苦。

 

放下我執

 

既然我們都有執念,那要怎麼放下「它」呢?這就要再說到另一個詞,叫「自我」。

佛學告訴我們一個最基本的想法,「自我」在某種意義上並不存在。

每一個物質的存在,都和「我們的想法」,密切連繫在一起。

 

這麼講還是很抽像,我們用例子來說明。

我們看到一幅畫,我們覺得他很美,但更重要的是,它出自於「張大千」之手,所以更是價值不斐。你很開心的把「它」買回家之後,你掛在你的客廳上,你每天看到它,心情都非常的開心。

但是,有一天,一位名畫鑑定家剛好來你家,他告訴你客廳上的那幅畫不是偽畫,是贗品;這時候你的心裡就產生了變化,覺得這幅畫不再是如此的「美好」,反而愈看愈「礙眼」。

同樣的一幅畫,為什麼會帶給我不同的感受呢?那是因為我們附予它「意義」,嚴格來說,這就是建構的過程。

再看另一個例子,一架飛機可能會飛過你的頭頂,而你會聽到它飛過的聲音。

但你可能會想著:「喔,一架飛機。」但是,對於沒有飛機文化的人,他們聽到的聲音就只是聲音,而不是「任何東西」的聲音

所以,所有的事物,都是我們自己「建構」出來的,我們附予它意義,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然而這些事物,就有可能變成我們的「執念」。

因此,想要放下這些執念,我們就必須透過「靜坐冥想」,透過「內觀」來洞察事物的本質。

 

小結

 

我們這篇進一步談到了「內觀」和「無我」,我們再來簡單複習一下:

 

  • 內觀:獲得對事物的洞見,清實相的真實本質,以獲得個人真正的自由。
     
  • 放下我執:所有的事物,都是我們自己「建構」出來的,我們附予它意義,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然而這些事物,就有可能變成我們的「執念」。想要放下這些執念,我們就必須透過「靜坐冥想」,透過「內觀」來洞察事物的本質。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自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已經逐漸理解了「苦」與「執念」,更重要的事,我們知道可以透過「靜坐冥想」與「內觀」來洞察所有物事的本質,來獲得個人的真正自由。

但或許你還會所有疑惑,既然「天澤」的機制下「演化」成現在的我們,那我們應該是目前為止最適合生存的模式,為什麼我們仍然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還有為什麼我們的「思緒」一直都是這麼混亂呢?

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再來談談「心智模組」和「思緒」。


書籍相關文章

#1 天擇與幻想
#2 靜坐與正念
#3 無我:放下我執
#4 腦裂實驗
#5 心智模組
#6 選擇思緒
#7 無色
#8 總結


By gimmy

3 thoughts on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3 無我:放下我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