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2 月 4th, 2024

一個不開放的心智總能把所有的窗戶統統關上。

1. 開放性

提到開放性這個詞,很多人會覺得它只是種態度 —— 我很包容,能夠接受一切事物,我就有開放性了 —— 真的是這樣嗎?

溝通是在幹什麼?是兩個人在交換信息啊。如果一個人全程只輸出了自己的信息,而沒有接收他人輸入的新信息,那麼,他就好像一個沒聯網的封閉系統,溝通是沒法在這樣的系統中發生的。

讓自己在溝通中保持開放性,不是要展現「我願意聽大家意見」的姿態,而是真正地把對方的意見吸納進來。所以,評判一個人開放性的高低,最簡單的檢驗標準就是他有沒有從溝通對象那裡拿到新的信息,能不能因此輸岀一個更好的結果。

開放性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

開放性 = 擴大共識 + 消除盲區

2. 周哈里窗

我們先從理論層面來理解這個公式。心理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叫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是心理學家周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漢姆(Harry Ingham)提出的一個模型,它被認為是「描述人類互動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周哈里窗把人們的信息(或者意識,personal awareness)劃分為四種類型:

  • 第一種,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這是溝通中的共識區,雙方享有的信息完全對稱。
  • 第二種,我不知道、但是你知道的信息,叫作我的盲區。
  • 第三種,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信息,叫作你的盲區。
  • 第四種,我們都不知道的信息,這是特別「可怕」的一類,因為它是均通雙方共同的盲區。

當我們通過喬哈里窗來劃分溝通雙方掌握的信息時,你就會意識到,為什麼開放性需要建立在擴大共識和消除盲區的基礎上 —— 如果你我的盲區都特別多,說明我們在溝通事項上沒什麼共識,特別容易產生衝突。

同理,那些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信息會讓我變得傲慢;

而那些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信息容易讓我喪失安全感,進而產生抵觸情緒。

溝通的意義恰恰在於,通過不斷同步雙方的「信息流」,讓共識區慢慢變大,讓盲區越來越小。

3. 開啓對方的開放性

我猜想你一定有個疑問:用前面的技巧去徵求對方意見,看起來是挺管用的,但對方就是不接茬怎麼辦?尤其是在多人溝通的場合,請大家補充意見,往往沒什麼人表態。就算我們表達了和對方結成共同體的心願,展現了我們對於不同聲音的開放性,結果可能還是寂靜一片。

我們可以透過下面小方法,來嘗試打開對方的開放性。

第一,直接點名

提問的第一個要素是直接點名,而不是泛泛地徵求意見。

至於第一個點誰,首先,我們要判斷這個人是不是能說岀點想法。只有提出新想法,才能對其他人起到帶頭作用。

其次,他的意見大概率是偏正面的,不會給你難堪。否則哐當一個刁難砸下來,不光你尷尬,別人也都沒法接話了。

第二,拋出一個具體問題

我們在徵求意見時可以有意露出的一點「破綻」。我會有意說「我還沒想好」。拋出這個問題後,大家討論的壓力就變小了。因為這不再是對(提出問題的)人作評價,而是對具體問題發表意見。大家一旦開始各抒己見,系統就完全被打開了。

By gimm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