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2 月 4th, 2024

■ 前言:

每一天一篇,對我來說節奏確實快了一點,很多知識點要消化再輸出,確實需要一些時間整合和靈感,不過這也是另一種挑戰,就試著把自己重要的部份〝輸出〞出來就好了,這也是今天〝連線學習法〞的重要觀點之一。


這一篇是我認為最核心的關鍵章節之一,內容其實真的很豐富的,但內容量實在太多,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我這邊盡量把我認為重要的部份整合整理出來,這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觀點,了解這些基本概念,將對我們的學習上會非常的有幫助。

  

■ 功利學習法:學得更好,卻學得更少


功利學習法指的是我們〝如何更有效的學習〞,主要核心是〝學得更好,卻學得更少〞;那如何學得更好,卻學得更少,首先就是必須要先識別知識的源頭,要知道,知識也是有一手知識、二手知識…等等的區別,而通常愈多手的知識,知識含金量就愈低,因為被加入更多主觀的意見進去;就譬如說,看我輸出的心得肯定沒有作者寫得好,因為截取部份我認為的重點,再加上我自己的描述,含金量肯定會降低不少,所以如果有興趣建議還是看原文書。

  

知識的源頭


首先,我們來說說知識的源頭,要來說這個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下問題。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故了很多書之後,發現其實他們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但就只敘述方式不太一樣,再加上作者自己的思想,但提煉出來的思想是大同小異的,例如《原子習慣》和《驚人習慣力》講的很多部份都是雷同的概念,但各自表述的方式不太一樣而已 ( 當然每一一本書還會特別屬於新知的部份 ),這個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看的都是三手訊息、甚至是四手訊息的文章了。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一手、二手、三手、四訊的訊息知識:

  • 一手訊息:知識的源頭
    • 研究論文、學術期刊、行業的最新數據報告。
        
  • 二手訊息:忠實轉述一手資訊。
    • 名校的教科書、維基百科、廠商的行業報告、略輩懂的書和文章,如《國富論》、《窮查理寶典》、《決策與判斷》等。
        
  • 三手訊息:為傳播而簡化和極端化的陳述。   
    • 暢銷書、公眾可理解的文章;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和不精確的概念。
        
  • 四手訊息:出於各種動機,充滿個人經驗的情緒化表達。   
    • 根據暢銷書和理論寫成的個人體驗的雞湯,大部份公眾號、頭條都屬於此類。

我們如果想要學得更好,就必須先知道什麼是知識的源頭;但如果我們實在不知道怎麼取得知識的源頭或是來不及看這些內容 ( 畢竟愈是源頭的訊息,通常可讀性就愈低 ),那麼我們可以隨站在知識源頭的人;因為他們是面對源頭的,如果他們還比較會表達,就那真的比較幸運了,

  

當我們了解什麼是知識源頭之後,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功利性地學習,簡單說,就是有計劃地學。很多人天天學習,學習力卻沒什麼提升,這是因為,他的學習都是娛樂性和知識性的。無論是讀書還是看報,都不求深知,只是無聊了看著玩打發時間。這樣的話,讀一輩子書照樣沒什麼用。所以,學習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設定不同的目標,分配自己的學習資源和時間,增加自己的認知性學習。


站在知識源頭,學習高價值的知識;功利性的學習,合理分配學習時間,這是高手學習的首要策略。


功利性的學習,我也把它體會成〝更高效學習〞的辦法,在這邊我也整理提供三種學習方式。

  

以問題為導向:學習需要學的知識

當今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書多得讀不過來,東西多到學不完,這是今天很多人面臨的困境。為了打破這個困境,我們就必須在知道〝如何學習〞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想清楚〝為什麼要學〞。只有弄清楚學習的目的,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去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才能在無涯的學海中找到正確的前行方向。而實現這一點的關鍵,就是以問題為導向去學習。


以問題為導向,簡單說,就是在我要學之前,先想清楚我為什麼要學?我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學什麼才能讓我解決這些問題?怎麼才能高效學習這些幫助我解決問題的知識?然後根據答案再去搜索和學習知識。這種提問式學習的好處在於,能夠幫你篩選掉不需要學的知識,聚焦出你需要學習的知識,極大提升學習效用。所以,一般人是列知識清單去學習,高手則是列問題清單去學習。

  

知識IPO:把知識轉化為價值

我們有一個經常說起的學習目標,叫做學以致用。但在現實中,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的簡直少之又少。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很多人具有學習知識的能力,卻缺乏將知識整合加工、輸出轉化的能力,就像空有一個寶庫,卻沒有鑰匙一樣。無法把知識轉化成價值,學習的效用也就會大幅降低。

知識IPO ,就是輸入問題( Input a question )、解決問題 ( Problem solving )、輸出產品 ( Output )的一套知識處理模式。通過知識IPO ,可以將碎片化的學習變成一條知識生產流水線,從而提高學習和認知的效用。

比如,你想要學習理財,用知識 IPO 的方式,就會變成三個步驟:

  • 首先,提出問題,怎麼樣才能提高理財技能?
  • 其次,解決問題,通過學習金融知識,熟悉各種理財產品來提高理財技能。
  • 最後,輸出產品,將自己學習的成果運用到實踐中。

這個過程循環往復,久而久之,你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理財技能,長期積累的各種技巧更能夠使你成為一名理財專家。

  

在這邊有一個實用的技巧,如果你想要在你的領域發揮你的影響力,那麼可以每天做一件事情:「在朋友圈裡面發佈相關領域知識或訊息」。 舉例來說,今天學到什麼,就請用三言兩語總結你的新收獲並分享出來,慢慢你就會變成這個領域的「知識代理人」。

  

■連線學習法:交換知識晶體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於單線學習的方式,也就是自學。但自學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自學的效率和質量完全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聰明程度。一旦問題的難度超過了我們大腦的處理能力,或者知識的總量超越了我們的存儲能力,我們就無能為力了。


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縮短到了 2-3 年,知識總量每年增長一倍。如果我們依舊用自學的方式去汲取不斷出現的新知,去應對不斷湧現的新問題,顯然是不夠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書中給出的答案是:變單線學習為連線學習。所謂連線學習,是一種先自學,初步思考後打磨出自己的知識晶體,然後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晶體的一種學習模式。而所謂知識晶體,就是你自己用一定方法對知識進行整合後形成的產物,說白了,就是你學習後形成的觀點看法。所以聯機學習,交換知識晶體,就是先自學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然後跟別人交換觀點看法,共同學習的一種模式。


當你自己有了一個觀點並分享給別人時,別人也會拋出他的觀點,你就可以快速接觸到別人頭腦裡的知識,然後根據別人的觀點來修正完善自己的觀點,從而放大學習效應。就像英國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的,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各自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每人就有兩種思想。


高手擅長的,就是通過這種聯線學習的方式,不斷地跟同行的精英交換思想,跟跨界的專家交換思想,來打破個人能力瓶頸,幫助自己快速獲取和吸納新知,最終實現自身的快速成長。

  

在知識爆炸,終身學習時代,人與人之間比拚的不是學與不學,而是認知效率。學習前,想明白學什麼,怎麼學,有什麼用和如何兌現。用提問學習,用連線思考,用輸出整合。


系列文章快速連結:

By gimm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