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阿德勒說:〝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開始,因為有了人際關係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煩腦,導致自卑感、自卑情節和優越情節的產生,而上一篇我們講到〝課題分離〞,它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而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則是建立良好關係,也就是〝共同體感覺〞;也是我們這一講主要論述的觀點。
■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阿德勒說,人際關係的終點是:「社會意識」。那什麼是社會意識呢?簡單來說,就是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而社會的小最單位是「我和你」,只要有兩個人就可以形成社會、產生共同體。要了解社會意識,首先就要以「我和你」為起點,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社會意識是我們在思考什麼是「幸福的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指標。
首先,我們身為共同體的一分子,歸屬於它。感覺在共同體中有自己的位置。只要覺得「可以安身」,就表示有歸屬感,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只關心自己的人,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對這些人而言,其他人不過是「為我做些什麼的人」,幾乎認定大家都必須為「我」而轉動,應該優先考量「我」的想法。
我們之前說到,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那些做不到「課題分離」而被〝認同需求〞束縛的人,其實也是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完全在只乎「別人是怎麼看我」的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我」的生活型態。
而當期望無法滿足的時候,他們會大失所望、感覺受到嚴重侮辱、變得忿忿不平。他們會想「那個人什麼也沒為我做」、「那個人辜負了我的期待」、「那個人不再是我們夥伴,是敵人」等等。抱著「世界以我為中心」這種信念的人,通常用不了多久就會失去「夥伴」。
我們都在追求一種「可以安身」的歸屬感,可是阿德勤心理學認為,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待在那裡就能得到,必須主動積極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向人際關係的任務跨出那一步。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意思就是,付出些什麼,才能得到自己安身的地方嗎?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的。
在參與共同體的部份,我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叫〝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就是要接受自己 —— 我有這個缺點、那個缺點我承認,但是我能接受我自己。
首先你不能自我欺騙。比如這次考試考了 60 分,如果你告訴自己這只是因為運氣不好,我實際水平比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騙。所謂自我接納,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確實不夠,然後下次繼續努力。
自我關懷
自我接納我們在心理學上還有另一個名詞,叫〝自我關懷〞;簡單的來說,就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朋友看待。意思是,如果你的朋友做錯了一些事情,你不會認為他一無是處!反而會安慰他說:「這一次只是你一時的失誤,沒想清楚,下次注意一點就好你,你還是那個很棒的人」。我們會試著用〝同理心〞的角度去關懷朋友、鼓勵他。
然而自己犯錯的時候我們就常常〝責怪自己〞,覺得自己怎麼這麼沒用,這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這時候我們就要跳出自己的視角,想像自己是自己的朋友,你站在朋友的角度,會去怎麼看待這一件事情。
這讓我想到《行為》這本書的時候提到一個小故事片段:
有一次神經科學家去參訪冥想方面特優的僧侶,其中科學家問其中一位僧侶:「你有沒有因為盤腿痛而停止靜坐」。他回答:有時候我停下來的時間比預期早了一點,但不是因為膝蓋痛,也不是我注意到什麼事,而是出於對膝蓋的仁慈之舉」。
在這個故事裡,僧人也有一個“觀察的自己”,這個觀察的自己看到了膝蓋的疼痛,但是並不受制於這種情緒。
所以我們得先接受自己,然後才談得上改變自己。
第二步叫〝他人連接〞。
阿德勒要求我們一開始無條件地相信別人。;個我們在上一本書《躍遷》有提到一個博弈論的觀點:TFT ( Tit for Tat;以牙還牙 ) 策略。
它的策略就兩條:
- 第一步,合作;
- 以後每一步,重複對手的行動 ー 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
它告訴我們在長期博弈中,最好的做法是一開始就無條件地合作,如果被坑了下次再懲罰。在阿德勒那個年代還沒有博弈論,但是他的前提是對的。如果你把別人視為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信任就是應該的。這個做法也非常適合現代陌生人社會。在發達地區你可以很容易就能跟陌生人合作,不需要找什麼親戚做擔保人。越是不發達的地區,人們越是缺乏互信,很多事都做不成。
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然而或許有些人會遇到〝不被他人接納〞的挫折,這時候阿德勒還提出另外一個觀點:「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舉例來說,很多人在共同體中遇到了一些麻煩,如在學校受到了霸淩、交不到朋友…等等,就想逃到比較小的共同體 —— 像是家庭,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想藉由這樣的方式來獲得歸屬感。在這裡,我希望你留意的是「還有更多其他的共同體」,尤其是「有更大的共同體」存在。
你要知道你除了屬於那個工作單位之外還屬於很多共同體:你屬於家庭、你屬於社會、你屬於國家、你屬於全人類,就算你死了,你還屬於這個宇宙。往大了看,你在這個小集體裡的這點衝突,不過是茶杯裡的風暴而已。當然也不是說就應該迴避問題,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別的地方並沒有排斥你。
請記住一個行動原則,就是: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遭遇到困難,找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要「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第三步叫〝他者貢獻〞。
幸福來自對共同體的貢獻感。
但是做貢獻可不是讓你自我犧牲。在阿德勒看來,自我犧牲是過度適應社會,是沒有必要的。任何一個理智的心理學家都不可能同意讓一個母親犧牲自己的生活去成全孩子—— 孩子的人生是人生,你的人生難道就不是人生了嗎?這不符合人人平等。
不批評也不表揚
自由的人跟人相處, 都是講平等關係。
比如有個小孩, 他的各項技能、智慧、體能各方面都不如你, 那難道你瞧不起這個孩子嗎?當然不行。人和人在某個方面可以有差距, 但是人和人都應該是獨立平等的關係。他有困難你可以幫助他, 但是你不能居高臨下地去支配他, 更不能壓迫他。
老闆可以給你安排任務,你應該聽他的指揮, 但這是工作上的合作關係。是你也認同這個工作應該這麼幹, 你才去幹 ーー 而不是因為你懼怕老闆才去幹。
在阿德勒的思想中, 如果你是個真正信奉自由、相信人人平等的人, 那你對其他人的行為既不應該批評,也不應該表揚!因為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是不平等,都是想操縱別人。
比如說有一天吃完晚飯, 你家小孩主動收拾了碗筷, 你就表揚他, 說做得好!真是個好孩子!我要給你獎勵! ーー 請問, 這跟動物園馴獸師訓練動物有什麼區別?你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你是想通過表揚去操縱孩子的行為, 你是驅使孩子, 你是把孩子當工具。試想, 如果是你丈夫做了這件事, 你會用這種方法跟他說話嗎?
當你表揚別人的時候, 就已經默認了上下級的關係, 就是不平等。別人做對了你可以表示感謝,別人做得不對你可以幫助他, 但是你不能操縱他。
橫向為基礎的鼓勵,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評價他人都來自於縱向的關係。如果構築在橫向關係,所說的應該是更坦城的感謝、敬意或喜稅。人在聽到感謝話的時候,就明白自己對他人是有貢獻的。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當一個人覺得我對共同體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幸福就是你出於對社會的關心,作為共同體的一員,積極參與其中,找到歸屬感。幸福來自貢獻。
自我接納、與他人連接、他者貢獻這三步其實是一套遞進的邏輯。有了自我接納,每個人承擔自己的後果,你才不怕被別人背叛,你才會有他者信賴。有了他者信賴,把別人當做是夥伴,你才願意做他者貢獻。
做一個幸福的人,其實很簡單。
系列文章快速連結:
- 《被討厭的勇氣》1:簡介與大綱
- 《被討厭的勇氣》2:否定心理創傷
- 《被討厭的勇氣》3: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 《被討厭的勇氣》4:割捨別人的課題
- 《被討厭的勇氣》5: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 《被討厭的勇氣》6:[總結]認真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