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團體、不同國家、不同文化都有階段制度:階段制度讓人類得以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中找到方向。
階級制度解決了一邊合作、一邊競爭的兩難局面。這就是為什麼階段級度是最有力的社會組織,為什麼階級制度迅速崛起,以及為什麼一旦出現階級制度便很難打破。
我們發現很重要的一件事:越需要「群策群力」的任務,越不適合採取階級制度。
我們得想辦法讓階級制度為我們所用,而不是被制度所困。
1. 階級制度的優點
蜂巢的獨特之處,在於每隻蜜蜂完美配合、合作無間,被視為一個「超有機體」。
蜂巢完美示範了階級制度帶來的分工。領袖與追隨者各自努力不同的方向,領袖看得整體的「林」,下面的人則看見個別的「樹」。每個人清楚不同層級的人該做哪些事情,促進有效互動。
Google 原本以為,自己成功營造出不需階級制度的工作環境,不過最後發現行不通。
階級制度像是一種獎勵制度,讓人有動力往上爬。
研究發現,團體中具備合作精神的成員升遷較快: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成員擁有更大的影響力,而且獲得更多的社會獎勵。
下位者如果服從上位者,與他們合作,讓團體欣欣向榮,也能間接受益。
團隊如果成功,每個人都會分到獎勵,合作可以帶來競爭的好處。
這樣一想,就能明白為什麼軍隊和天主教採取階級制度的原因。
如果是危機四伏,或是對大環境感到無力時,你會覺得階級制度是好事。
人類在情勢不明時強烈渴望秩序,而階級制度能提供必要的秩序架構。
研究發現,人們覺得自己無力掌控時,較可能認為階級度是最合適的社會組織形式,此時人們想要被領導,而且願意跟隨。
人們回想自己無能為力時刻後,更相信更為階級分明、全知全能的上帝。
歷史上,國家如果面對人口密度、稀缺資源、天災、戰爭、疾病等方面的問題,就會更傾向階級制度。
2. 階級制度有害的時刻
我們研究發現,越需要「群策群力」的任務,階級制度似乎越沒有用。什麼樣的任務是需要「群策群力」的任務?指的就是「認知複雜度高」的事。
這一類的任務需要考量的事情太多,無法靠著單一觀點就找出所有必須資訊。例如開飛機、動手衛、國家是否開戰…等複雜任務,當事人需要處理與整合大量資訊,還得設想未來可出現的無數場景。
任務越複雜,就越可能出錯或漏掉關鍵事物。
如果要做出最佳決策的複雜決定,就得聆聽各階層的點子,向具備相關知識的每一個人學習。
很多時候,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底下的人最知道。
你得靠點子管理,不能靠階段制度,一定得讓最好的點子出頭。
找出團隊能利用集體智慧的關鍵條件:大家都有機會分享點子。
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時,團體更能做出聰明的決定。
換句話說,團隊會聰明,是因為成員貢獻多元的意見;團隊會不聰明,則是因為少數幾個人掌控發言權,只有幾個人講話時,團隊會變得不聰明。
情勢變幻莫測時,不應該執著於階級。
如果是瞬息變萬的情境、需要集結眾人智穩的群策群力型任務,階級制度可能讓任務一敗塗地。
情勢不斷變化時,每一個人都可能提出扭轉情勢的建言,就算是最低階的成員也一樣。
3. 找到正確平衡
團隊與組組靠著階級制度有效合作,強力運轉,然而,階級分明的體制也會讓下位者不敢發言,甚至釀成死亡悲劇。我們可以如何運用階級制度的好處,但又避開幣端?
如果行動是行動必須相互依賴的任務,此時需要協調,也因此階級制度是好事。然而,如果情勢一直在變化,需要眾人提供不同觀點才能做出複雜決定,此時就不宜有太多上下之別,否則階級甚至會讓人喪命。
要做出最佳決策,身為領袖的人,必須營造心理安全感,鼓勵眾人發言。
最後,幾乎每個團體都會需要一名領袖,由那個人來制定願景與路線,並在整合所有不同的觀點後,下最終的決策。
#1 前序
#2 比較
#3 權力
#4 階級制度
#5 性別差異
#6 稱謂
#7 如何贏得信任
#8 欺騙與防人之心
#9 如何重拾信任
#10 知彼知己(觀點取替)
#11 出手的時機(順序)
#12 如何穿越終點線[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