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4 月 23rd, 2024

 

恐懼型直覺

 

根據問卷調查,一般人被問到最怕什麼東西時,下面四個答案永遠名列前茅:蛇、蜘蛛、高處,以及受困在狹小空間。再來是其他意料中的答案:上台演講、針頭、搭飛機、老鼠、陌生人、狗、人群、血、黑暗、火和溺死等等。

這些恐懼基於明顯的演化理由在我們腦中根深柢固。對生理傷害、受困和毒素的恐懼曾幫助我們祖先活下去。在現代,對這類危險的感覺仍會觸發恐懼型直覺。每天你都能看到相關新聞:

 

  • 生理傷害:他人、動物、尖銳物品或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傷。
     
  • 受困:囚禁、失控或失去自由。
     
  • 毒素:肉眼看不見卻會感染或毒害我們的東西。
     

媒體忍不住訴諸我們的恐懼型直覺,這是吸引注意力的方便辦法。事實上,最大的新聞通常引發不只一種恐懼。比方說,綁票和空難都會同時引起對傷害與受困的恐懼。當地震發生,壓在倒塌房屋底下的人既受傷又受困,比一般災民更能引起關注。足以同時引起多種恐懼的新聞有力許多。

然而這造成矛盾:災害新聞空前常見,偏偏世界空前安全。

我們人類總算想出在天災下保護自己的方法。天災死亡人數的大量減少實在是另一個重大成功,只是世人大多不清楚。

 

 

 

航班

 

2016年,總計4000萬個商業航班安全降落在目的地,僅10個航班遇到致死事故,出事率僅0.000025%,但新聞當然是報導出事的航班,至於安全的降落沒有報導價值。

回首1930年代,搭飛機非常危險,空難接連發生,乘客望之卻步。全球航空業者了解商業航班的潛力,但也明白飛航必須足夠安全,多數人才敢搭。1944年,他們全在芝加哥碰面,談好空安規定並簽署通過,包括非常重要的第十三號附約:一套事故報告的共用格式,全員彼此共享,以他人的錯誤為鑑。從此所有商業航班的事故都會經過調查,留下調查報告,找出風險因子,接著全球會採用修正過的安全程序。

恐懼型直覺十分強烈,可以促成全球的通力合作,帶來最好的進步。然而也由於恐懼型直覺十分強烈,我們不會看見每年四千萬個安全降落的商業航班。

 

疫苗

 

舉例來說,有些深愛孩子的高學歷父母對疫苗接種抱持批判態度,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不讓孩子接受致命疾病的疫苗接種。我喜愛批判性思考,推崇懷疑精神,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尊重證據。

因此,如果你對麻疹疫苗抱持懷疑,我要請你做兩件事。

第一,確實知道兒童死於麻疹時的慘狀。多數感染麻疹的兒童會痊癒,但目前仍無可靠解藥,而即使在最好的現代醫療照護下,每千名感染者裡還是會有一或兩名賠上小命。

第二,問一問自己:「什麼證據能讓我回心轉意?」

如果答案是「任何證據都無法扭轉我對這疫苗的看法」,那麼你不是在理性思考與實事求是,也不如自己所想的是根據批判性思考而得出結論。如果是這樣,你別雙重標準,既然懷疑科學就懷疑到底,下次你自己要動手術之前,麻煩請叫醫生別浪費時間洗什麼手了。

 

害怕對的事物

 

恐懼可以有益,前提是得針對對的事物。恐懼型直覺很容易導致對世界的錯誤認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最害怕卻其實不甚危險的事物上,忽略真正危險的事物。

本章提到數個恐怖死因:天災(占總死亡人數的0.1%)、空難(0.001%)。沒有任何一項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的 1% 以上,卻備受媒體關注。我們當然該減少這些原因的死亡率,但也能從中看出恐懼型直覺是多麼扭曲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為了弄清我們到底該害怕什麼以真正保護所愛的人,我們該壓下恐懼型直覺,真正檢視各種死因的人數。

原因在於「恐懼」和「危險」是兩回事。可怕的事物是令人感覺危險,危險的事物是真正帶來危害。如果我們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可怕而非危險的事物上(也就是太過關注恐懼),等於是往錯誤方向白耗精力。

 

求真習慣

 

為了扭轉恐懼型直覺偏誤,你應該評估風險。懂得察覺可怕事物正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然後意識到這些不見得是最危險的事物。我們生來害怕衝突、受困與汙染,高估了相關危害。

  • 恐懼vs.現實:世界顯得比實際上更可怕,原因是新聞媒體與你自己的注意力過濾器把資訊篩選過了,留下恐怖的消息。
     
  • 風險=危險x暴露:風險程度不是取決於你感覺多害怕,而是關乎兩件事:有多危險?你暴露在多少危險中?
     
  • 先冷靜再說:你害怕時看見的世界會不一樣。在驚恐消退之前,盡量少做決定。

 


#1 二分化直覺錯誤
#2 負面型直覺偏誤
#3 直線型直覺偏誤
#4 恐懼型直覺偏誤
#5 失真型直覺偏誤
#6 概括型直覺偏誤
#7 宿命型直覺偏誤
#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9 怪罪型直覺偏誤
#10 急迫型直覺偏誤[End]


By gimmy

2 thoughts on “《真確》#4 恐懼型直覺偏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